毛泽东与荆江分洪工程

       长江穿过三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奔入广袤的中下游平原,其间自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这一段面通称荆江。
       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说,洲滩棋布,河道弯曲,河床日益抬高,每当汛期,形成“帆船楼顶驶,江水屋上流”的险恶形势。如果大堤溃决,洪水将以高出地面10米以上的水头倾泄而下,荆北广大地区将尽泽国,后果不堪设想。有史料记载,从1499年至1949年的450年中,先后溃堤成灾186次,平均约两年半一次。可见荆江之险,历来是江汉平原人民心中的一大忧患。
       1949年夏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举南下,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新中国胜利在望,荆江大堤冲和观一带,因经受不住洪水的冲击,大部分堤身已经崩塌江中,眼看就要发生溃堤,幸好洪峰持续时间不长,侥幸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紧接着淮河水灾,黄河大水……引起了开国领袖毛泽东的牵挂和沉思。
       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当天,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又想到了荆江防洪问题,庆典一过,他就召见中南局代理书记邓子恢谈荆江分洪工程建设,邓子恢将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设计方案递到毛泽东面前,又将荆江的近况和长委主任林一山准备的荆江分洪工程建设草案制定经过说了一遍。毛主席看过工程设计书后,递给在座的周恩来和刘少奇,毛主席说,当前国家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财政相当紧张,但是,为了解除湖北人民的洪水威胁,国家再困难,也要干荆江分洪工程!   
       北京的冬夜,大雪笼罩在中南海,丰泽园紫云轩灯火通明,案头上摆放着荆江分洪设计书和工程运算,毛主席正在亲自审阅,竟然看了三天两夜。之后又找林一山详细了解了一些技术问题,并特别问林一山,这个荆江分洪工程可以保用多少年?林一山满有把握地说,荆江分洪工程可保用40年,至少20年。毛主席高兴地说,够了,我只要20年就够了。于是毛主席以共和国主席的身份郑重地在设计书上签上了他的名字,正式批准了长江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两个月后,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政务院第67次会议,将荆江防洪工程列为重点。然而,由于历史上就存在着“舍南保北”的矛盾,在对于荆江分洪工程的问题上,湘鄂两省的决策者态度截然不同,荆江分洪区虽然建在湖北境内,但蓄水后,就等于在洞庭湖头上顶了一盆水,万一南线大堤决口,就要水淹湖南,正因为湖南方面的顾虑,荆江分洪工程迟迟没有开工。
       1951年,长江委员会投资把分洪区原先群众修的老堤进行了加固。这样一来,湖南从当地利益考虑向中央告状,反映长江委的做法损害了洞庭湖滨湖地区群众的利益。毛主席将信件转给周总理处理。
       1952年2月20日,周总理召集水利部及湘鄂两省有关人员会议,专题研究荆江分洪工程问题。23日毛主席收到并审阅周总理关于荆江分洪工程会议情况的报告和《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后,当即作了如下批示,“周总理:(一)同意你的意见及政务院决定;(二)请将你这封信抄寄邓子恢同志。”这是毛主席向周总理作出的支持,也是对中南局和荆江分洪工程表示的鞭策和鼓励。
       政务院关于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作出后,毛主席立即作了三点指示:一是要把荆江分洪工程当作全国的事情来办,全国支援;二是荆江分洪工程关系到两湖人民的生命财产,两湖要全力以赴;三是工程一定要在汛期前完工,调一个兵团用打仗的方法来完成任务。对于工程的领导问题,毛主席提出如下原则:“为胜利完成1952年荆江分洪各主要工程,应由中南军政委员会负责组成一强有力的荆江分洪委员会和分洪工程指挥机构,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南、湖北两省人民政府及参加工程的部队派人参加,并由中南军政委员会指派得力干部任正副主任。工程指挥机构的行政与技术人员由各有关单位调配。”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和政务院的要求,中央军委调正在桂北、湘南一带剿匪的21兵团和湖北军区部分部队近10万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4月初,荆江分洪工程委员会和荆江分洪工程指挥部成立,工程委员会由李先念任主任委员,唐天际、刘斐为副主任委员;工程指挥部由唐天际任总指挥,李先念任总政委,王树声、林一山、许子威、田维扬任副总指挥,袁振、黄志勇任副总政委,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指挥机构。
       1952年4月5日,荆江分洪工程破土动工,带着一身硝烟开赴工地的10万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承担起最艰苦最困难的工程任务,他们是分洪工程建设的一支劲旅,他们把工地当成战场,把工具当成武器,发扬英勇顽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近20万的民工,是一支刚刚翻身得解放的农民队伍,第一次以当家作主人的精神参加工程建设,焕发出了巨大的劳动热情和无穷的智慧。
       全国人民大力支援,工程器材、物资和30万大军的生活资料,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运往工地。天津、上海的机器,东北的钢材,广东的水泥,广西的木材,宜昌的石头,都按时运到了工地。工地需要什么?什么时候要,就能什么时候运到。这是解放了的中国人民为了尽快过上幸福生活,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互相支持,紧密配合,生机勃勃,顽强拼搏的一支凯歌。
       5月下旬,当得知荆江分洪工程建设热火朝天时,毛主席挥笔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请水利部长傅作义代表他到建设工地进行慰问,并叮嘱,荆江分洪,只准搞好,不准搞坏;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6月20日,荆江分洪工程胜利竣工。工期比原计划提前15天。工程建设者以无比喜悦的心情,给毛主席报告了这一喜讯。他们在信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毛主席为治理荆江而操劳的万分感激之情。信中写到,亲爱的毛主席:伟大的荆江分洪工程,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已经在6月20日胜利完工了。我们以极大的兴奋和愉悦的心情,向您报告这个工程的完成。所历时间为两个半月。我们按照您的指示,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南军政委员会所批准的计划,建筑了一座54孔,长达1054公尺的进洪水闸,和一座32孔,长达336公尺的节制水闸。同时完成了可蓄洪5.60亿立方公尺的分洪区围堤工程和133公里的荆江大堤加固工程。因为这个工程是为了荆江两岸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数百万亩良田的丰收,且对长江水利及全国交通都是有利的。所以,荆江两岸千百万人民都欣喜若狂。他们正在热烈欢呼着您的名字。感谢您给他们解除了历史上的水患与深重的灾难,开始得到安全与幸福的生活。
       建成的荆江分洪区东濒长江,西临虎渡河;北起太平口,与荆州、沙市隔江相望;南达黄山头,与湖南安乡县为邻。总面积921.34平方公里。208公里长的分洪区围堤构成一座天然蓄水库,蓄洪容量54亿立方米。
       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了流域性特大洪水,荆江分洪区首次运用,分蓄超额洪水122.56亿立方米,降低沙市水位0.96米。掀开了荆江防洪史上最光辉的一页,结束了千百年来人们在洪水面前无能为力的历史。1998年,长江再次发生组合型大洪水.荆江分洪区实施了16小时33万群众的分洪大转移,谱写了分洪区转移人员最多、转移时间最短的历史篇章。
       60多年来,荆江分洪区充分地发挥了蓄洪、泄洪作用,确保了荆江大堤、江汉平原、武汉三镇和京广大动脉的安全,保障了长江中下游航道的畅通,奠定了在长江防洪上的重要地位。荆江两岸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幸福美好的生活。


湖北省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陈义华
2015年1月6日于荆江分洪区进洪闸上

2015年1月6日 00:00
浏览量:0
  • 回到顶部
  • 88888888
  • QQ客服
  • 我要纠错